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夫郎_244





  他把手下人画的京城的区域地图铺开,上面很细致地将买下来的铺面位置用朱笔醒目地标出来,一目了然。

  东西南北四面的坊市都有,其中以距离李府很近的东喜坊和东治坊最为集中。

  “具体的事,还需要对着各处的实地情况,再拟一份实行计划。我先和你们说一个大概吧。”

  贺林轩耐心地和他们说起自己的计划。

  “每一处铺面,都有各自的用处。咱们先来说这里。”

  他点了点地图上位于南陵城东北方位的地域,道:“这里,是南陵城中除了皇宫之外最贵重的地方。达官贵人、士族高门密集,还有国子监、京陵书院等四家学府集中于此。”

  “可以不客气地说,全京城有学问的人十数中有六个都在这里。

  咱们做生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方才所说,地利已经足够。而其余两样,它完全满足。

  先说天时。

  皇帝陛下以兵起复,治国却不能以兵武为重。为了安定和笼络文臣,他接下来肯定会对读书人礼贤下士,多加宽宥和重用。

  唔,阿兄,你可有听他们说起今年要开办恩科的事?”

  李文武直点头,赞道:“林轩真是算无遗策。”

  新帝登基经常会加开恩科,一为施恩,二为培养势力。

  不过这大多是在登基次年才有的举措。

  但天顺帝登基的情况特殊,又面临很大的吏治缺口,几经考量,才决定在今秋开办。

  现在陈党这块心头大患已经挖去,恩科的消息很快就会有明文公示,传达各地。

  “皇上砍了这么多文臣的脑袋,急着恩科招揽人才也不奇怪。”

  贺林轩应和一句,随后笑道:“这样一来,人和也有了。所以,我打算在这一片,办一个品牌。”

  “品牌?林轩是说四方来贺吗?”

  张河疑惑道。

  他们对于贺林轩说的一些新概念都有所了解,只是还不到融会贯通,窥一知全的地步。

  “四方来贺只是其中一环。”

  贺林轩解释道:“简单地说,这个品牌是专门为文人而设。他们需要什么,我就卖什么。”

  “四方来贺卖的是名声,是这个品牌的核心,其他的产业都是为它服务。

  书肆,琴室,棋楼,画坊,笔墨纸砚,笔洗镇纸等等。我们加入特色的设计,打上四方来贺的徽章,形成一个产业链。

  所谓的品牌,就是四方来贺旗下经营的所有东西的总和、标志。

  勉之,阿兄阿嫂,往后——”

  “往后,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用咱们四方来贺做的文房四宝!都看四方来贺刊印的书!林轩你想说这个,对吗?”

  张河抢先说道,表情难掩激动。

  “我再不说你吹牛了!等另几家分号开起来,咱们的名声打向大梁二十一州,便是别家想效仿,也没人买账呢。”

  闻言,李文斌兄弟都点头,十分赞同。

  贺林轩点头笑道:“阿嫂说的对,第一件事就是办好四方来贺。”

  “让士子们尝到甜头,长此以往,他们自然会以与四方来贺有关为荣。只有让他们以我们为傲,这个买卖才能做得长久。”

  “确实如此。”

  李文武点头道:“远的不说,就说东肃州和南扬州。若我们在楼里推出独制的文房四宝,那些士子肯定恨不得人手一套……不说别个,我就愿意勒紧裤腰带买啊!”

  这话把贺林轩三人都逗笑了。

  李文斌的手指在地图上划了划,略一沉吟,道:“林轩,你方才说的这些,东喜坊市这十二家铺面办起来应该就够了。那其他地方呢?”

  贺林轩趴在他肩头上,笑着说:“东治坊挨着东喜坊,这里的六家铺子我准备办客栈,食馆,药膳和酒馆。等科举重开,常年有士子留京备考,生意想来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