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2 / 2)

  孟清和却不怎么紧张,“回副千户,标下曾拜读前宋宣靖公《武经总要》部分残卷,获益匪浅。”

  “何卷?”

  “守城。”孟清和抬起头,“然标下才疏学浅,能建造此堡,多仰赖手下兄弟与城内匠人。标下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丝毫欺瞒。”

  “为何想到在山顶建堡?”

  “月前鞑子犯边,标下于城墙之上,曾见墩台之上惨景。”顿了顿,孟清和才接着说道:“自请戍守城外并无他图,只为尽力,请千户,副千户明鉴。”

  一席话落,堂内落针可闻。

  沈瑄没有继续追问,单手搭在腿上,似在沉吟。

  郑千户却已是放缓了表情,点了点头,问道:“此处地堡已经建好?”

  “回千户,尚需一些时日。”

  问弦歌知雅意,孟清和很快猜出郑千户想做什么,要是千户大人想去实地考察,面子工程还需要再做一下,至少再贴一层墙皮。

  “无妨,便明日出城,子玉以为如何?”

  沈瑄没有马上点头,却在孟清和满怀希望时说出了让他傻眼的话,“千户还需坐守城中,不如瑄代为一行。”

  “这个……也可。”

  “且此事非同一般,若确有实用,还需呈报徐指挥,以瑄之见,当越快越好。”

  “是这个道理。”郑千户点头。

  于是,郑千户大手一挥,当即拍板,沈副千户今日出城,代为实地考察。

  孟小旗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乖乖的前边引路,随同副千户大人一起出城。

  一直充作布景板的几位工匠和刘经历也被一起拉上,孟小旗意志坚决,有“功劳”大家一起领,陪领导视察更是一个不能落。

  什么是兄弟,这才是兄弟!

  刘经历和匠户们迎风泪流,无语凝噎。

  走出千户所,一行人直奔城门。

  沈副千户有马代步,孟清和和刘经历跟在马尾巴后边吃了一肚子的灰。看着前方的高头大马和马上的沈副千户,孟十二郎心中腹诽,劳苦大众高举反封建大旗,不是没有理由的。

  走到山下,抬头隐约看到土堡一角,待到了山顶,沈副千户直接走进堡内,上下查看,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孟清和暗自舒了口气,就算是半豆腐渣工程,好歹也能拿得出手。

  没等他一口气出完,沈副千户突然开口。

  “孟小旗。”

  “标下在。”

  “汝建此堡有功,即日擢升为总旗,待上报指挥使,凡建堡人等另有恩裳。”

  孟清和眨眨眼,他这是,升官了?

  “报副千户,建造此堡,一应材料人力,马总旗也多有照应。”

  沈瑄点头,没有明言,不过等到赏赐发下来,肯定不会少了马常一份。

  至于马总旗是不是真的在这其中出了力……马鞭握在掌心,沈副千户心中了然。

  前武库司郎中站在兵卒之中,再次惋惜,见缝插针,力挽狂澜,化劣势为优势,等这番话传出去,再不甘,马总旗也不好随意找小旗,不,总旗的麻烦。

  多好的文官苗子,可惜了啊!

  第十六章 历史的车轮

  建堡的事过了明路,压在孟清和心头的一块大石落地。

  “标下恭贺总旗!”

  同旗众人均面带喜色,沈副千户亲口允诺,参与建堡诸人均有恩赏,不求人人升官,便是给几斗粮食,发几匹布也是好的。

  有铜钱更好,没有铜钱,宝钞也行。

  刘经历慢沈副千户一步回城,孟清和寻机问了图纸是怎么到的千户手里,总算了解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事情根本没他想的复杂,不过是几个工匠在杂造局内说漏了嘴,被到任不久的副使听了去,以为逮住了上司的小辫子,直接捅到了郑千户面前。

  为朝廷干活的匠户,在某种程度上会被视为“国有资产”,私下里接活的行为,说严重点,无异于“国有资产流失”。认真追究起来,大使绝脱不掉责任。说不得,这正副之职就要换个个。

  副使到任时间不长,尚不了解杂造局里不成文的规矩,此举无异于得罪了局里大部分的工匠,还牵扯到了经历司刘经历。便是郑千户要追究,大使被问责,他也得不了好处。

  再加上孟清和这个变数,事情便如脱缰的野马,距离杂造局副使所希望的方向,越来越远。

  听到此处,孟清和恍然,说到底,是杂造局内斗,他无辜遭殃,还差点被一脚踢进坑里。

  “那位副使?”

  刘经历微笑不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孟清和知道,那位怕是马上要回家待业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就是不接地气的结果。有上进心不错,太心急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