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6章(1 / 2)





  突然跳出来,想干什么?

  文官脸上没有一丝惧色,中规中矩的大礼参拜,道:“陛下可曾拜谒孝陵?”

  孟清和一拍脑袋,他总算想起自己忽略什么了。

  燕王也是神情一变,马上下辂,扶起跪在地上的文官,惭愧道:“亏得先生提醒!”

  打着老爹的旗号靖难,登皇位之前不到朱元璋的神位前做一个思想汇报怎么行?

  传出去天下人会怎么议论?敢把老爹用完就丢,名声能好听吗?

  于是,车架中途转道,先去孝陵拜谒朱元璋,哭一场再说。

  一路之上,孟清和都在打量拦住燕王车辂的文官。

  年过而立,相貌说不上英俊,却是中正平和,看上去就是一个正人君子。

  暗中记下他的样子,稍后一定要打听一下这人是什么来历。

  拜谒过孝陵,朱棣再入皇城。

  这一次,他不再是客人,而是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皇宫有了新主人,朝廷六部官员便如擦了润滑油的齿轮,重新开始运作。

  钦天监推定吉日,礼部,太常寺,光禄寺官员忙着安排新皇登基的相关事宜,宫中尚衣监督制皇帝冕冠,另有皇后冠服,亲王冠服需要赶制,一时之间,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燕王有三子,皆为嫡出,除世子外,朱高煦和朱高燧应封亲王,按洪武帝定下的规矩制作即可。临到世子的冕服,内侍和女官们却犯了难。

  论理,朱高炽身为燕王世子,燕王登基后是应封太子。

  问题在于,燕王似乎没有册封太子的意思,在朱高炽抵达南京之后,只是按规矩召见他两次,态度十分的冷淡。倒是朱高煦和朱高燧经常被朱棣带在身边,父子之情溢于言表。

  燕王妃劝说了两次,朱棣嘴里答应,行事未见更改,仍旧对朱高炽采取冷暴力,就像刻意对朝臣表明态度,他对长子并不满意。

  朱高炽的地位愈显尴尬,但他不能抱怨,更没法抗议,因为造成这一切的是他的父亲。

  燕王妃察觉到情况不对,在北平时,朱棣对朱高炽的态度已有好转,为何突然又如此冷淡?

  三番两次询问,燕王终于吐口。

  “高炽胆子大,手伸得长了些。”

  说话时,朱棣表情中带着几许讽刺。

  儿子在老子身边安排人,当真是胆大包天!

  自己当初和宫内官宦做朋友,按人头派送礼品,为的不过是探听侄子的消息,对洪武帝是一点不敢沾。朱高炽倒好,探听兄弟消息不算,竟然敢在他老子身边插钉子,真以为做老子的不会教训他?

  燕王妃脸色有些发白,她明明教训过儿子,别在他老子的眼皮子底下玩花样,他怎么就是不听?!

  “陛下,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朱棣摇头,“起初朕也不愿相信,可证据确凿,容不得朕不信。郑和!”

  “奴婢在。”

  “把杨铎叫来,还有那个纪纲。”

  “是。”

  燕王妃知道朱棣此举是让她明白,朱高炽已经触及到他的底线。之所以还没处置朱高炽,只因为他是朱棣的长子,嫡长子!

  “陛下,世子一时糊涂,臣妾有失察之责。”

  “责不在你。”燕王摇头,咬牙,狠声道,“在朕。”

  “陛下?”

  “依朕看,还是鞭子抽得不够多,才让这混小子如此大胆!等朕腾出手来,给他几顿鞭子,不老实也老实了。”

  燕王妃:“……”

  还愿意揍,说明没失望到底。

  不过,这顿揍能不能捱得过去,就要看世子自己了。

  燕王妃暗自舒了口气,心下琢磨,是不是该多备些伤药?还是给儿子通个气,哪天他老爹甩鞭子抽他,千万别躲?

  闻听燕王召见,杨铎不敢耽搁,立刻动身。

  在宫门前见到纪纲,杨铎心头一动,对朱棣此番召见的原因有了猜测。

  世子在燕王身边插了钉子,事情可大可小,单看朱棣如何处置。

  人是纪纲发现的,也是他带到杨铎跟前的。有没有人帮忙,杨铎不清楚。但明着把功劳送给自己,实际上,却有把世子怒火往他身上引的意思。

  目前天下局势尚不稳,仍有建文旧臣逃逸在外。

  一日不坐稳皇位,燕王便不会彻底废掉朱高炽,最多是小惩大诫,给儿子一个警告。

  纪纲想得到这点,杨铎自然也能想到。

  想踩着自己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