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7章(1 / 2)





  于此同时,接到天子赏赐的宁王世子朱盘烒却是脸色铁青。想到侯显带来的几句话,攥紧拳头,将内侍赶出门外,猛然一挥手臂,将桌上的茶壶茶盏全部扫落在地。

  “来人,打点行装,孤明日进宫谢恩之后,马上回南昌!”

  永乐四年十二月辛卯,宁王世子朱盘烒上表奏请返回藩地。

  未及,驸马都尉胡观以私纳罪人,家宅及所用器具违制等罪下锦衣狱。

  同月丙申,沈瑄率领的朝廷大军夜袭多邦城。

  大军昼夜于河上搭桥,以火炮威慑城中。

  桥成后,当夜四鼓,沈瑄遣都督佥事黄中等运火炮过江。

  多邦临江一面,为开阔浅滩,虽有守军设置的竹木拒马,仍无法抵挡武刚战车和火炮的碾压。

  夜色中,数声巨响,火光腾起。

  加装了木楼铁板的战车结成冲阵,步卒借木板遮挡,行至城下,架起云梯。

  城墙已被铁球砸出数个豁口,城内守军慌乱之下,箭矢乱发,丝毫未能拖延明军进攻的步伐。

  黄中等人手持火把,嘴衔短匕,背负腰刀,争先攀上城头。

  遇有守军阻拦,先投掷火把,待贼众慌乱之时,再以短匕刺杀近者,短匕脱手,拔—出腰刀,大喝一声,如猛虎突入羊群,城头瞬间响起守军濒死的惨叫。

  大军中多有犯罪被谪,随军出战立功以赎罪的军将,攻城先锋,多以此类官军充当。

  攻城明军很快占据北门。

  城门开时,突然有象阵冲出,明军攻势为之一顿。在黄中等带领下,有意将象群引向城门。待驱象的守军挤到城门处,立刻发出信号。

  “终于来了。”

  火光中,沈瑄一身玄甲,骑—在马上,抽—出了长刀。

  “冲阵!”

  炮声再响,这一次,落下的不再只是实心铁球,还有会炸裂的火雷和为数不多的开花弹。

  两头战象先后被炸死,侧翼又有火铳及弓弩手列阵,火铳声如炒豆般响起,蒙着双眼的战马突然从河岸边冲来,马蹄声如奔雷,马上骑士仅凭双腿夹紧马腹,单手持刀,单臂擎着手弩,弩机声被火铳声压过,弩箭却狠狠扎入了战象的长鼻和前腿。

  骑兵之后,是三人一组,以“铁扒皮”和长枪组成的战阵,枪尖和铁刺闪着寒光,前象伤重,与后象拥挤践踏,明军趁机大步向前。

  火光与铠甲摩擦声中,象声哀鸣,守军如蚁般溃逃。

  仅用一夜的时间,明军即攻克多邦城,杀贼帅梁民献,蔡伯乐。其后追溃兵至伞圆山,安南军互相践踏死伤及被杀而死者千余,被俘及逃入密林者无计。

  明军在多邦得军粮万石,获象十二头,舟楫二十余艘。

  战后,沈瑄令都指挥蔡福等运送伤兵及部分缴获返回凭祥,率余下部将沿富良江而上,向东都进发。

  蔡福领命时,身负天子手谕的杨铎一行抵达凭祥。

  孟清和接到手谕,读过上面的内容,半天没说话。

  “从尔请,可便宜行事”,很好。

  但是,什么叫“自今起,军粮自筹”?

  皇帝意思难不成是,三十万大军的粮草,他来解决?

  想到这里,孟清和眼前一阵发黑,好悬没晕过去。

  就算能者多劳,也不需要这样吧?给老朱家打工,果然非寻常人可以胜任。

  但皇帝命令已下,没有转寰的可能。唯一能做的,只有咬牙接旨。

  不就是三十万大军的军粮吗?

  孟清和握拳咬牙,难不倒他!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兴宁伯的计划

  抵达凭祥隔日,杨铎即启程前往安南。

  孟清和特地从李大令手中抽调三名熟悉路况的衙役,并请两名土官帮忙,送杨铎等人沿大军前进的方向追去。

  “大军有讯,多邦城已克。”

  都指挥蔡福运送伤兵和战利品的队伍仍在路上,报讯的哨骑先一步抵达广西。李县令闻听消息,立刻赶往孟清和处,恰好朱能被请来商量筹集军粮一事,见到风风火火赶来的李庆青,孟清和双眼瞬进一亮。

  李氏一族能扎根于此,同周边藩国相处“融洽”,与邻近土官同样结下深厚友谊,且对大军征讨安南的路线和情报工作多有帮助,定然对占城,暹罗,老挝等番邦也不陌生。如此,想要成事,少不得请他帮忙。

  时间紧迫,孟清和没心思多绕弯子,同李县令问好之后,立刻抛出一个炸雷。

  “本官听闻,李大令同行走于番邦的商人颇有交情,可是实情?”

  商人出入国境,路引盘查十分严格,如果没有李家这样的大族庇佑,沿途的土官和关卡就够他们喝上一壶,再惨点,血本无归,把命丢掉都有可能。

  自锦衣卫带来天子手谕,李庆青对孟清和已是心服口服。

  能将“私活”过了明路,还得到天子许诺“可便宜行事”,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完全可以证明兴宁伯皇宠之深。

  朝中有人好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