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王妃他富可敌国第74节(2 / 2)


  在看完这次说书先生递上来的话本之后,顾砚书也没有找说书先生的茬, 让几位先生可以按照现在的这个节奏继续向下写。

  然后便是那两座茶楼。

  这两座茶楼之间虽然互相都有一段距离, 但同陶然居一样, 地理位置都不错。

  两座茶楼都是上下三层的小楼, 修葺起来也颇废了一番时间与功夫。

  只是因为这两座茶楼是最先停业动工的, 在此之前,顾砚书便在上面投入了不少精力。

  所以现在茶楼的修葺基本都已经步入了正轨,所以反而成了最让顾砚书省心的地儿。

  而陶然居那边, 顾砚书在发现自己有些分身乏术之后, 干脆直接选了一个比较偷懒的办法。

  从那两座茶楼里分别抽调了一些人手过来。

  这些人已经在茶楼里做了一段时间, 了解顾砚书的习惯和喜好。

  再加上唐掌柜也是一个得用的, 加上这些熟手之后,陶然居那边的事便不需要顾砚书过于操心了。

  现在便就只剩下了王府的主院以及日报的事。

  主院这边的问题同样不大。

  顾砚书对于一切改动都有相信的方案,平日里只需要每日过去一趟,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工匠,顺便看看事情的进展就行了。

  但是在日报的创办上, 却着实是让顾砚书为难了起来。

  对于日报,顾砚书的规划可以说是非常完整。

  在这段时间里, 顾砚书集合末世前后的各大日报,做出了一个自认为最适合《天齐日报》的模板。

  有普通小老百姓们感兴趣的娱乐八卦板块。

  本

  着牺牲自我,娱乐大家的牺牲精神, 像是前些日子陶然居和韵瓷斋之间的恩恩怨怨,便可以写在上面。

  同时还有专门为了那些话本子们开辟出来的奇谈怪志板块。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每天去茶馆里面坐一坐,听一听说书先生们讲故事的。

  但这些忙碌的人也有想要休息娱乐的需求,奇谈怪志板块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人的需求。

  将新鲜的话本子刊登在上面,足不出户,便能知道现下京中最流行的故事讲得是什么内容。

  当然,肯定会有一些比较正经的人,对娱乐八卦和话本子都不感兴趣人。

  为了这一群心无旁骛,心怀国家大事的人,顾砚书也准备了相应的政治要闻板块。

  用以刊登朝廷最新的公告以及政策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绝大多数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醉心四书五经,全力以赴准备科举的读书人们。

  这一部分读书人,是顾砚书的日报想要抓住的最主要的人群,当时是不可能放过。

  剩下的版面,大概还占据整份日报一半的位置,都被顾砚书整合成了一个版块。

  用顾砚书的话来说,这一个版块的标题,便叫做“十年科举,八年模拟”。

  这个名字自然是从后世红遍大江南北,历经数十年经久不衰的教辅资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转变而来。

  只是无论是五年还是三年,对于科举制度的考试来说,都过于短暂了一些。

  所以顾砚书根据实际的情况,做了一点点小小的改动。

  既然是为了这些在考场上挣扎的学生们而准备在,自然是要在上面刊登一些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内容。

  比如什么科举变化早知道,带领举子们了解科举制度变化的细微之处,做到知己知彼。

  再比如说什么历年状元考卷解析,带领举子们进一步解读历年状元的答卷,做到取其精华,获取灵感,开拓思维。

  亦或是什么名家小课堂,刊登当代大儒新作,让求学无门的寒门举子也能瞻仰当代大儒的文学风采,扩展眼界。

  还有什么科举模拟小课

  堂,带领大家根据历年科举出题规则,对下一届科举考题进行猜测模拟。

  争取让所有看过日报的“十年科举,八年模拟”板块的举子,在进入考场之后,都能够做到准备充足,下笔如有神。

  日报中的其他版块,对于顾砚书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

  唯独最后这个“十年科举,八年模拟”的板块,让顾砚书颇有些头疼。

  想要做“十年科举,八年模拟”这样的板块,首先便必须要找一个对科举制度十分了解的人来负责。

  除此之外,在这个板块之中的名家小课堂中刊登的文章,也必须要找让大部分文人都觉得心服口服之人来执笔才行。

  要知道自古文人相轻,能够让大部分读书人信服的,非世家大儒不能胜任。

  问题的关键恰恰好就在这个地方。

  承恩侯府早已落魄,与之相交的也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家族。

  这些不入流的小家族,哪里会出现什么厉害的大儒?

  除此之外,顾小公子以前也是个纨绔子弟,溜猫逗狗他在行,读书写字他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