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2 / 2)

  黏这个挺简单,比收庄稼容易多了。秦勉掂掂手里的书,你家里书太少,我还有好多呢,我拿来给你黏。

  旁边男生接过话,我家也有好多书,我都没用过。

  高中课本不要,留着好好读书,剩下的废纸可以拿过来。沈顾北低头给他们示范怎么黏格子,顺嘴说,到时候赚了钱,我给你们发工资。

  真能领工资啊?小弟们顿时热情高涨,纷纷挽起袖子帮忙干活。

  而郑安南重点有些歪,好奇地打听,你用这堆废纸怎么赚钱?

  它只是载体而已,你等周末就知道了。沈顾北曲起手指,在他怀里的书页上敲敲,乖一点,好好工作。

  我才不

  努力加班才有工资,懂吗?

  柔弱可怜的小废物,最终只能向资本家低下高贵的头颅。

  作者有话要说:

  南南:赚钱好难!

  北北:训狗快乐。

  第9章

  南哥,我俩该回家吃饭了。

  哦,你们走吧。郑安南专心裁纸,连脑袋都没抬。

  天色昏暗,其余几个男生陆陆续续离开。

  清冷月光洒落郑安南和沈顾北身上,夜色静谧清幽。

  你不回家吗?沈顾北问。

  回什么家啊。郑安南低垂眼睫,语气听起来满不在乎,他们又不欢迎我。

  由于身世特殊,郑安南打小跟姥姥和姥爷生活。

  有钱的父亲没露过面,但每年会寄过来一笔抚养费,因此郑安南物质生活还算可观。

  但是,从郑安南懂事开始,心里就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自己。

  他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身边没有温柔慈爱的爸爸妈妈。

  姥姥和姥爷更加疼爱亲孙子,对外孙弃如敝履。除过做饭时多加一双筷子外,其余时间把外孙彻底当空气。

  小学四年级,郑安南考试拿到满分。他高高兴兴把成绩单带回家,想得到夸奖。姥爷却用力推开郑安南,呵斥说别打扰我打麻将。没多久,读二年级的表弟回家。考试成绩只有80分,姥爷却和颜悦色鼓励他,还带表弟出门买糖果。

  下次考试,郑安南故意交白卷,惹得老师登门家访,姥姥和姥爷却依旧不以为意。

  我闲得慌?管那小子干啥。姥姥没有避讳郑安南,粗声粗气嚷嚷,我闺女本来清清白白,十里八乡多少人上门提亲呢。现在名声都被他毁了,村里没人要,只能嫁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说起来就来气!

  老师无法评价他们的家务事,只好悻悻而归。

  刚满十岁的郑安南垂下头,盯着脚尖,心里默默告诉自己:

  世界上,没有人爱我。

  你今晚打算住哪里?

  郑安南回答,我有自己的房子。

  他逐渐长大,生活能够自理。姥姥和姥爷觉得心烦,便把原来给他妈妈准备的房子重新布置,让郑安南搬过去。

  两所房子距离非常近,但郑安南搬出来以后,经常会好几个月不回老屋。

  郑安南说完那句话,便陷入沉默,完全不像平常聒噪的样子。

  沈顾北凝视他侧脸,定定瞧了几分钟,突然站起身,走回屋子里。

  月光下,郑安南认认真真执行沈顾北布置的工作。目光专注,脑子里什么都不愿意思考。

  约莫半个小时过去,沈顾北才重新探出头。

  小傻子。

  叫我?郑安南迟疑五秒,才气呼呼辩解,我不是小傻子!

  郑安南同学,沈顾北朝他勾勾手指,要蹭饭吗?

  要啊!郑安南捧着没黏完的纸盒,愉快地跟过去,嘴里还不知死活瞎哔哔,我很挑剔的,难吃的饭我不吃。

  闭嘴吧你。沈顾北把他推进厨房,把手洗干净,然后盛饭。

  你居然让我盛饭,我是客人

  柔弱南南后半句话还没说完,便消失于沈顾北的死亡注视中。

  他认命洗干净手,屈辱地说,盛饭就盛饭嘛,碗在哪里?

  十几岁少年正处于发育期,食量特别大。

  沈顾北舀了两碗大米,蒸了满满一锅饭,差点不够郑安南吃。

  饭前嫌东嫌西的小傻比,不仅吃光所有饭菜,还用剩下菜汤拌拌饭,就差把碗舔干净。

  所有碗盘见底,郑安南拍拍肚皮打了个嗝。

  去洗碗,从缸里舀水。

  好吃人嘴短的定理果然是万能的,都不需要沈顾北威胁,矜贵的小废物乖乖收拾碗盘,端进厨房。

  沈顾北对他今天表现还算满意,边监工边问,好吃吗?

  还可以吧。郑安南怕他骄傲,又补充说,但是太素了!我下次要吃肉。

  谁告诉你有下次?

  郑安南扭过头,黑亮的眼睛直勾勾看向沈顾北,眼中暗含控诉,我都帮你刷碗了!

  那是你自己的碗。

  南南无言以对,可怜弱小又委屈。

  沈顾北戏弄过瘾,才模棱两可抛出一句,看你表现。

  又是这样。明明没相处多久,郑安南已经习惯被他吊着,习以为常的嘟囔,你这个人好坏。

  别撒娇,好好洗碗。

  我才没有撒娇呢!

  乖乖洗干净碗盘,郑安南才踏着夜色离开沈家,刚好跟载月而归的方婉擦肩而过。

  方婉转过脸,目送从自家出来的陌生少年远去,轻声喃喃,北北的朋友吗?

  妈。沈顾北听到动静,从屋里迎出来,接过方婉肩上的大背篓,你怎么才回来?我给你留了饭。

  幸亏他有先见之明,提前把给方婉的那份饭菜留出来。

  我今天去邻村卖玉米,他们那边收价高,一斤玉米多五分钱呢。方婉累得身体快散架,提到赚钱,顿时喜笑颜开。

  她从口袋里摸出鼓囊囊的布包,包里装着许多小面额纸钞。

  你最近学习挺辛苦,刚好镇上要过会,你去给自己买点好吃的。她拿出两张面额二十块的纸钞,塞到沈顾北手里。

  犹豫片刻,又觉得四十块钱太少,再给儿子补了二十块钱。

  按照99年物价跟庆黎的消费水平,60块钱差不多是沈家一个月的开销。

  沈顾北原本想推拒,内心默默盘算几秒才接过来,谢谢妈。

  谢什么啊?妈赚钱养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方婉捶捶肩膀,又嘱咐道,这件事千万别让你婶婶知道,她看不惯咱们家有钱,肯定又得上门逼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