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2 / 2)


  姚大娘将菜都端了上来,众人围坐成一圈,开始涮火锅,吃菜。

  唐慎本以为自己这次是要带大家尝尝鲜,吃一吃后世的火锅。谁料姚大娘懂的不比他少,进厨房给每人拿了一叠调制好的酱料,里头放着蒜、葱、酱油等物,让大家沾着吃。

  唐慎信心大丧,这时姚大娘道:“没想到用骨汤做拨霞供,竟然能如此好吃。我和三儿在山西时也吃过拨霞供,但咱们的拨霞供都是用清水煮菜,再蘸酱料,比这骨汤拨霞供差远了。”

  唐慎问道:“只用清水煮?”

  “是。倒是从没想过,还能用其他的来煮。”

  唐慎双眼一亮,吃完火锅,他将林账房喊道屋内,道:“我想开家专门做火锅的酒楼,林账房,你看可行吗?”

  林账房一愣:“这……这未尝不可行,只是以前竟没人想过。”

  唐慎在屋子里走了两圈,停下道:“刚才那火锅,你觉得好吃吗?”

  “好吃。骨汤的美味都渗进了食材里,无比美妙!”

  “那便能做!”

  第二天,唐慎让姚大娘再准备风炉和铁锅。姚大娘以为他还想吃拨霞供,谁料唐慎只让她洗了一份青菜、片了一份羊肉,就没让她再做。唐慎将青菜和羊肉放进锅中,耐心地计算他们大致的煮熟时间。

  “时间有些久了!”

  风炉是前朝的品茶人设计出来,专门用来煮茶的工具。煮茶讲究的是一个慢而细致,风炉下方有三个孔,可以通空气使炭火点燃,却也让炉火没那般旺盛。用风炉吃火锅,短期内没问题,时间久了吃客就会不耐烦,生意也做不下去。

  唐慎把自己关进屋子里,想了很久,将自己前世吃过的所有火锅都数了一遍,灵光一闪:“老北京火锅!”

  后世最出名的火锅,莫过于川地的火锅,香辣爽口。除此以外,还有广式火锅、老北京火锅等很多种。四川火锅和广式火锅虽然一个讲究辣,一个讲究鲜,但他们都是将火锅放在煤气灶或者电磁炉上做。

  这个时代的拨霞供也是如此,只是用风炉代替了电磁炉。

  但老北京火锅不同。

  老北京火锅没有电磁炉,是用炭火来热菜!老北京火锅的锅子是一个特殊的铜锅,下方有高脚,锅子中央高高竖起有个柱形长槽,里面放炭火。柱形长槽的四周,就是涮火锅的地方。这种做法使得火锅材料热得极快,比用电磁炉的火锅要快许多。

  其实发明电磁炉和煤气灶前,人们一直用的是这种火锅。只是到了后来,唯有老北京火锅依旧用了这种特殊的锅子。

  火锅的图纸不难画,做起来也比蒸馏器简单得多。唐慎画了一张图纸,给了巷口的王铁匠,他道:“我想做一个铜锅一个铁锅,大致什么时候能做好?”

  王铁匠看了看:“这东西倒是稀奇,但也简单得很,三日后便能给你。”

  拿到了两口火锅,唐慎让姚大娘又煮了一锅骨汤。他将骨汤小心翼翼地倒入火锅中,拿了三块烧红的热炭,放进长槽内。等骨汤沸腾后,唐慎夹了两筷子青菜,一个放进铜锅,一个放进铁锅。

  大约半盏茶功夫,铜锅里的青菜就熟透了。又过了会儿,铁锅里的菜才熟。

  唐慎:“还行,这个时间能接受,用铁锅也行。”

  铜的比热容比铁小,同样的炭火,铜的温度会比铁上升的更快,煮东西用的时间也更少。但是铜比铁贵。前朝时铁还十分昂贵,但到了本朝,铁已经随处可见。

  解决了锅子的问题,那就剩下原材料了。

  放在后世,火锅最重要的三样东西,一样是锅底,一样是蘸料,还有一样就是上好的新鲜食材。前两者唐慎并不愁,他拥有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关于吃的经验,调制出好吃的锅底和蘸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新鲜食材的话,唐慎想了想,微微一笑。

  他也不愁!

  唐氏物流在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整个姑苏府,任何一家酒楼都不敢说能在半个时辰内,将新鲜的食材从姑苏府城西送到城东。但唐氏物流可以!唐慎让林账房去请了三个厨子,要求三个厨子来自不同地方,做菜的手艺味道也各不相同。

  唐慎与三个厨子研究了半个月,终于研究出了四道美味的锅底和十二种不同口味的蘸料。

  万事俱备,如今只差东风。

  唐慎将姚三喊了过来,两人来到唐氏物流的宿舍大院。如今的唐氏物流,已经雇了一百五十多个伙计。唐慎在每个坊市都设立了一个主管,分管这一片区域的物流生意。除此以外,他在物流伙计间设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

  伙计出事,伙计和主管一起担责。这种由上而下的监管制度,让唐氏物流的生意越加安全。唐氏物流每月给唐慎赚得银子很少,几乎没有太多盈利,唐慎甚至还给伙计们涨工钱。但唐慎一直做这个生意,因为他从一开始为的就不仅仅是做物流。

  唐慎将所有主管召集过来,道:“下个月,我会在碎锦街上开一家酒楼。各位管事,这酒楼与其他酒楼不同,我需要最新鲜的食材。这种事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拜托各位了。除此以外,我希望从明日起,各位管家让手底下的伙计在姑苏府内,帮我做一件事。”

  管事们道:“小东家,运送食材的事自然毫无问题,您还要做何事?”

  唐慎笑道:“广而告之,是为广告。我需要唐氏物流的伙计在整个姑苏府,为我们新开的酒楼打广告!”

  一百多个遍布在姑苏府各大街坊的伙计,一百多个与各个坊市的摊主、住客十分熟悉,日常要打交道的伙计,这一百多人不仅仅是唐慎安插在姑苏府的眼线,还是他可以用来打广告的最佳人选!

  唐慎要做火锅生意的事传到了唐夫人耳中,她颇为惊奇,找到唐慎:“你真要做这生意?”

  唐慎:“大伯母也知道了?”

  唐夫人:“如何不知。虽然我们唐家有小厮,不需要做唐氏物流的生意,但你的伙计们可是将你要开家专做拨霞供生意的酒楼的事,传遍了姑苏府的大街小巷。我以前倒没想过,可以专做拨霞供的生意,据我所知,你是第一个。这拨霞供的生意不是不好做,只是食材要足够新鲜,量还很大。”刚说完,唐夫人自己都愣住了,她道:“我可忘了,慎儿你那唐氏物流可不就是现成的运送食材的途径!”

  这才过了一天,唐慎去梁府找老师交作业时,连梁诵都知道了。

  “听说你要开一家专做拨霞供的酒楼?”

  连唐慎都为自家物流伙计的效率感到震惊。

  “是的,先生。”

  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没有士子高,但也不像唐慎记忆里的那么低。官员从商虽说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大多时候官员都要忙于公务,都是由家人从商。唐慎如今只是个秀才,连举人功名都没有,他开家酒楼并没有人觉得不对。

  梁诵也道:“自来到姑苏府后,我许久没吃过拨霞供了,你这么一提,我倒是有些想念。”

  唐慎:“先生不如今日到我家,我家中有口专门的铜锅,用来吃拨霞供是极好的。”

  梁诵:“好,那便去你家看看。”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