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章(1 / 2)





  孟虎和孟清江互看一眼,之前,他们壮着胆子来千户所接人,却被告知十二郎伤重,不能轻易搬动。正没主意时,见到了沈千户,意外得了沈千户的赏识。

  “我们兄弟也没多大本事,只会种田,有一把力气,得千户看重,那是了不得的事。”

  看着脸膛发红的孟清江两人,孟清和有点不是滋味。

  到底是沈千户天生霸气侧漏,还是因为自己官太小?

  一起生活了几个月,眼见自己升官,也不见这两位堂兄动心,怎么才见着沈千户一面,就义无返顾的成了军户?

  “两位堂兄可想好了?九叔公和大堂伯那里,最好还是提前说一声。”

  孟重九那只老狐狸,孟清和倒是不太担心。能主动提出让孟虎跟自己到边塞,肯定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让孟清和忧心的是孟广孝一家子。若是知道自己还活着,孟清江就成了军户,不知道会不会脑袋发热去找自己家人的麻烦?

  “十二郎放心,家中的事情我等自会料理,不会让十二郎为难。”

  孟清和点点头,不再多言。心中仍想着给孟王氏送个消息,到底有个提防的好。

  毕竟,孟清江主动投军,实在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除了孟虎和孟清江,周荣和高福等人也来探望过孟清和。比起孱弱的孟百户,一身腱子肉的军汉们早就活蹦乱跳,开始当值了。

  十五军棍,不过是背上多了几条疤。

  “孟百户是条汉子!”

  同样荣升百户的周荣,好似忘记了同孟清和在城外的不愉快,对孟清和翘起大拇指,蒲扇大的巴掌就要拍在孟十二郎的肩膀上。

  幸亏中途被高福截住了,这一下要是拍实了,孟清和怕是要当即慷慨就义。

  孟百户呲牙,尽释前嫌?真不是借机报复?

  “百户,咱们兄弟都被调回了城内。”

  周荣离开后,高福将孟清和昏迷卧床期间发生的事,捡着重要的说了。

  “丁小旗伤得也重,其他兄弟都能当值了。百户的两位族兄都在标下旗中,这几天跟着刘小旗在城头巡视。”

  “城外的了望墩台如今是谁在守?”

  “周百户手下的一个总旗。”

  “他们不是骑兵吗?”

  孟清和十分诧异,骑兵不该机动作战?什么时候开始守墩台了?

  “千户手下的骑兵被抽调一千,补上来的都是步卒。”顿了顿,才接着说道,“据说是宋都督的意思。”

  “宋都督?”孟清和沉吟片刻,“这事我知道了。告诉兄弟们好好当值,别人有话不用理会。沈千户对咱们弟兄有恩,能心甘情愿为手下挨军棍的上官有几个?”

  “百户放心,弟兄们心里都有数。”

  “还有,那个什么朝廷来的都督,蹦跶不了几天。”孟清和冷笑一声,“好好看着吧。”

  “百户慎言!”

  “没事,只要弟兄别外传,没人知道。”孟清和看着高福,“高总旗是仁义汉子,救过孟某,孟某信你!”

  “百户……”

  “另外,这里还有一件事托高总旗去办。办好了,怎么着也能多少还上些千户的恩情。”

  “百户请说。”

  “得空了,高总旗去一趟城中的杂造局……”

  说话时,两人都没发现,一个穿着青色武官服的身影站在门外,驻足良久。

  如玉的面容上带着一丝触动。

  沉思片刻,沈瑄转身离开,青色的官服下摆,带起一阵朔风。

  第三十五章 应变

  北平府,宛平县衙

  孟重九等里中老人,均一脸肃穆候在县衙二堂。

  每月的今日,大令都将亲召县中耆老,面讲朝廷宣谕,再由耆老到里中宣讲。

  刚过巳时,一身青色公服,袍上绣着鸂鶒的贺县令从堂后走出。

  耆老们起身见礼,贺县令回礼。随后,众人肃然而立,贺县令展开宣谕,开始诵读。

  “说于百姓每:春气发生,宜时载重农桑……”

  自洪武朝,朝廷逢朔旦请旨传宣谕一道,着为令,除正月和十二月之外,每月一行,诏令天下。

  宣谕的中心思想主要是劝说百姓勤务农桑,不要懒惰懈怠。生活要节俭,不要铺张浪费。要爱惜粮食,不要纵放牲畜毁坏粮亩。时常还会加上思想道德方面,例如不要赌博,要安守本分,遵守法律,不许逃税漏税,不许窝藏盗贼,告状可以,乱告状打板子等等。

  宣谕读完,孟重九等人谨声应诺,言称必行老人之责。

  贺县令收起宣谕,面色不再严肃,“自今日起,烦劳诸位耆老。皇帝慈爱,另有米肉絮帛赐予诸位年高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