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节(2 / 2)


  在这种心态下,看着儿媳妇给孙女添置了新衣服,吴秀芹也只是面上有些不高兴,并没说些什么,加之大家在店里忙了一下午,早都饿了,心里想的都是吃饭的事情,所以并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她也只是自己生了闷气而已。

  自打知道小女儿的心思之后,梁淑琴也知道在儿女之间要大致不能有偏颇,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她就对苏秀兰说了,明天带她也去买上一身新衣服。

  苏秀兰想都没想就开口说:“我衣服都还能穿,用不着买新衣服,买双鞋就行了,我现在的鞋子有些挤脚。”

  梁淑琴态度坚决:“必须买,明天我给你挑。”说完她还看了小女儿一眼,见她专心吃着饭,没有什么不高兴。

  吃过晚饭、收拾好厨房之后,梁淑琴揉着手臂回到房间,见她进来,苏延卿连忙倒了一杯热水递给她,狗腿子一般的夸赞到:

  “厉害啊,媳妇,吃晚饭的时候,我看着秀梅的样子是已经不生气了。”

  心累了一天,听着这话,梁淑琴喝了一口热水,靠在床头舒服的叹了口气之后,才有些得意的仰了仰头:“那是。”

  第五十九章

  最开始, 苏秀梅对着梁淑琴的时候, 还是有些不自然,但是梁淑琴放平心态之后, 对几个孩子都更加有耐心了,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 苏秀梅才算是彻底放下了心里的芥蒂,会跟着姐弟们在梁淑琴面前撒娇了。

  然而梁淑琴并没有来得及高兴,店里却有了情况。

  还是供货商那边的问题,之前明明许诺了他们两天送一趟货,结果却总是出纰漏。

  明明早上就该到的食材, 总是要拖到下午甚至是晚上才能送到。

  有好几次都是这样, 要不是梁淑琴超市里的肉能够应急,那她和梁成弘的店都得因为没有食材而开天窗。

  一次两次梁淑琴还不觉得,次数多了,再这样下去就不成了。

  偏偏省城没有什么禽类加工厂, 她们烧烤店大量需要的鸡腿、鸡翅,鸡内脏这类的商品又很难在市场上买到足够的量。

  供货商是苏延卿找的, 现在那边又是这个情况, 苏延卿心里也不太是滋味:“要不我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梁淑琴看着丈夫叹了口气:“去哪里看都一样,不管哪个供货商, 食材运过来都这么远,这要的量大还好说, 我们就两个小店, 生意再好也不过就能卖这么点量, 没有供货商会愿意单独送一趟的。”

  这省城别的烧烤店,也跟他们一样的在别到时候省拿货,那些店才开业的时候,有不少都想跟梁淑琴他们打价格战。

  只不过那会梁淑琴他们食材不要钱,他们却要花上比市面上还要贵几分的价格在别的地方拿货,降价买了几天发现根本没有影响到梁淑琴他们生意的时候,就自己偷偷的把价格又升上去了。

  然而现在超市里肉类的刷新时间越来越长,梁淑琴也知道老天给自己的这个造化就快要消失了。

  原本她们烧烤店的定价就低廉,等在别的地方拿货了,属于她们的价格优势将彻底消失。

  梁淑琴在心里盘算了许久,想着自家要不干脆另辟蹊径,直接搞的个大的,再弄个店买冻货算了。

  苏延卿心里却有些忐忑:“这能成吗?”

  梁淑琴越想越觉得可以干,她笃定这个生意可行:“怎么不成了,整个省城都没有一家像样的冻货店,但是老百姓有这个需求,只要咱们店开起来了,生意指定不错。”

  苏延卿还是有些担心:“这冻鸡翅、鸡腿、鸡胸肉什么的,除了烧烤摊和小馆子,也没有多少人会买回去吃吧?”

  梁淑琴翻了个不小的白眼:“谁跟你说冻货只有鸡身上的东西了,那些沿海的地方,不是还有许多的海货吗,这些东西可是历来都吃香的。”

  反正现在苏延卿在市场上卖货,隔断时间就要去s市进货,开个店多稳定啊。

  现在的冻货受众虽然不广,但是梁淑琴觉得那是少了各类冻货的消耗大头‘火锅’!

  然而现在在c市,麻辣火锅早就已经成了那些码头工人的寻常食物了。

  到时候梁淑琴把火锅一推广,那各种冻货还能愁卖吗?

  苏延卿看着媳妇这样,心里也有些动摇:“你真的有这么大的把握?”

  梁淑琴也没有说大话,她看着丈夫依然心动了,索性换个方向给他吃个定心丸:“没有做出成绩,我现在说再多都是纸上谈兵,反正我们先把店开起来,大不了先少进点货,到时候就算生意不好,我们自家烧烤店不是也能用吗?”

  苏延卿一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转而问起梁淑琴本钱的问题。

  梁淑琴每天都会清账,家里有多少钱,她心里是门清。

  要开冻货店的话,少不了要买上两个冰柜,这个算是大头,家里现有的的钱,买上两个冰柜的话,也剩不下什么了。

  烧烤店虽然一直都挺赚钱,但是这两年梁淑琴他们也一直在往外面花钱,前几个月大哥开那个烧烤店,又借了几百块钱去。

  “家里现有的钱,再算上后面几天的收益,我看等你把这批货卖出去,应该也差不离了。”

  只不过这店开起来之后,家里就彻底囊空如洗了。

  这一笔钱拿出去,对于做事向来谨慎的梁淑琴来说,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次豪赌了。

  要不是供应商那边总出问题,以梁淑琴的性格,根本就不会有这个念头。

  现在的情况是超市随时会消失,供货商那边又实在这个情况,要是一不小心,赚不到钱不说,他们这两年费心经营着的烧烤店可能都要因为材料黄了。

  这件事情确实激起了梁淑琴的一部分事业心。。

  敲定了开店的事情之后,苏延卿就要忙起来了,这两年家里一贯如此,梁淑琴负责敲定大方向,苏延卿负责跑细节。

  这找合适的门脸、购置冰柜,进货,大把的事情等着要苏延卿忙。

  在这之前,苏延卿还花了两天时间,去市场把手头上的货物甩卖出去。

  好卖的降价是一点不愁卖,不好卖的成本价折给市场上的店主,反正梁淑琴两口子现在急需要回血,是没时间慢慢耗了。

  知道他们又折腾着要再开一家点,苏大友心里有些担忧,怕赚不到钱再把本钱赔了。

  但是有苏延卿出马,三言两语就把两个老人家哄得服服帖帖,不但不再阻止他们开店,怕他们钱不凑手,更是拿了几百块钱出来。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