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0.我想不出(2 / 2)


就像现在,离开了镜头和主机,他就像一个来和俩年轻小伙子聊天的朋友一样,问两位主演是否有心理压力,是否还期待自己和男性的“第一次”,语气轻松而随和。

“或许,在开拍之前,我们应该聊聊这个话题。”李安也办了个凳子坐在两人面前,他想要知道这两位年轻的主演是怎么看到男性之间的爱,对于一个男人爱另一个男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态度。

文森特略微挑了挑眉,率先开口:“爱谁不是爱呢?”

因为和自己取向不同就要排挤和歧视他人,这原本就是为了和大多数抱团才做出的一种自保性/行为。喜欢男人和喜欢女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果爱情的目的是为了阴阳结合产生后代,那么总有人会放弃这样的爱情。

李安像是听到了一个了不起的答案,他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是啊,爱谁不是爱。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愿意将爱与传承、责任联系在一起。纯粹的爱并非没有,因为代价太大,所以稀少。”

希斯-莱杰微微垂着头,他的确是有些入戏颇深,在此之前,他无比确定自己取向是异性,喜欢的也是那种身体柔软而温热的女孩子。但是随着他和恩尼斯“重叠”的部分越来越多,他现在反而有一些徘徊――这并非是说因为拍了同志片而变成了一个同/性/恋,而是在融于角色的同时,他内心的取向也在随着角色的转变而松动着。

就像剧情之中的恩尼斯一样,他有着青梅竹马的恋人,等他赚够了钱下山就娶对方为妻,两人组建家庭开个小牧场,就这样生活下去。

但是他在遇到了十九岁的杰克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文森特和李安的对话还在继续,希斯-莱杰偶尔说两句,但是他全程都在认真倾听两人的话。

“真爱并非总能善终,但是无一例外的是,真爱永远刻骨铭心。在真爱面前,会有数不清的现实因素阻挡在面前,信仰、家庭、金钱,或许还有名声,虽然恩尼斯和杰克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牛仔,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但是越是这种小地方,他们越发容易受到人言人语的桎梏。”

导演说戏,两个主演都得认真听着,文森特和希斯对视一眼,坐得更加端正了。

李安看了一眼眼前的火堆,木材燃烧的时候偶尔还带出一点火星。他说说停停,偶尔看看两位演员的神情。

“杰克和恩尼斯他们的爱情依托着断背山而生,在离开这片山体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免考虑那些横亘在现实面前的因素――纯粹而深刻的爱情固然是一部精神财富,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暴露性向是会招来杀身之祸的举动。哪怕是杰克爱得主动而热烈,他也需要一些必要的挡箭牌来保护自己。”

“穷困潦倒、一文不值、身无旁物的时候,杰克和恩尼斯毫无疑问是相爱的,这种爱热烈而纯粹……所以,我只需要你们展现出纯粹、深刻这两个词。”

这种纯粹的爱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归属于禁忌之爱。饶是擅长处理这种感情,有过丰富经验的李安也不得不谨慎。

从1997年的起,李安的导演之路一直是顺利的,接下来的和之后,一度让他的事业到达高峰。但是2003年暑期档的的大失败差点让这位手捧大把奖杯的导演有了息影的念头。

这种疲惫和困扰一直在拍摄,才得到了缓解,一年多的积累和反省让李安本人也得到了沉淀。

他想要将这种心情和心得分享给自己两位主演,哪怕他们只是一个20来岁的青年人。但是李安却觉得,这种人生失意时期的经历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往日的繁华不在,那些如同海市蜃楼一样的美景消失时,显露在眼前的才是现实,也是每个人需要认清自己的地方。

杰克和恩尼斯的爱情也是如此,断背山承载着他们纯粹的爱,也同样是一段一旦离开断背山,就无法再继续纯粹下去的感情。过往的日子就如同海市蜃楼一样,消散不见。当他们的感情失去山体的掩护时,需要面对的是残酷的现实:为了更好地生存,不得不分别娶妻生子、他们需要活得像个普通男人那样才能不让人起疑。

对于接下来进行的这场亲密戏份,李安最初的设想是将整场船戏进行分割,分割成十三个部分,超过20幕的镜头分开拍摄。他甚至已经做好这段在电影里甚至只有两三分钟的片段,却要拍摄好几天的准备。

分割镜头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够避免原著中这段过于黄/暴的情结会影响主角的发挥,也同样保证拍摄出来的效果至少是能够让绝大部分观众接受的尺度。

但是现在李安又觉得自己的做法反而有些限制主演的共情发挥,拆分镜头的初衷是为了不让主演拍摄场面尴尬和效果不理想,但是这其实本身就是一个不太“真实”的拍摄手段。断断续续的拍摄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十分消耗感情和精力,如果还反复不成功,那样不仅仅是对成本的浪费,更加消耗演员的精神力,他们酝酿情绪、做好拍船戏的准备一点也不容易。

“如果你们没办法做到的话,那么我会采取另一个计划。”

所以,导演先生在场景布置好了,这样对他的两位主演说道。他已经做好了两套计划,在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想采用后一种拼凑镜头的方式。

文森特和希斯对视一眼,在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那种严阵以待的态度。